來源:極客汽車
人類開車觀察周圍環境只需要眼睛和耳朵,比如后面開來一輛消防車,你既能從后視鏡里看到,也能聽到汽車靠近的鳴笛聲,這些信息就引導你意識到:「該讓路了」。
不過,自動駕駛汽車所需要的信息,遠比我們現在自己駕駛汽車所需要的信息多得多。無人駕駛汽車需要好幾個攝像頭來觀察四周的環境,需要一個雷達來測量距離前方車輛有多遠,還需要至少一個激光雷達更精準的感知周圍環境。但是,以上提到的這些傳感器,對于自動駕駛汽車來說還遠遠不夠。
讓我們想象一下,如果有一輛消防車向你駛來,你在第一時間就能聽見它的鳴笛聲,判斷它從哪里來。同時,兩個耳朵的立體感能讓我們知道它在哪、它開的有多快,然后我們就知道該往哪避讓。由此看來,聽力對我們駕駛汽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至今為止,大部分的自動駕駛車都沒有「聽力」。不過,如果無人駕駛汽車能聽到聲音,那么在上路時,它們就能通過聽到的聲音來做出反應。當然,不光是「聽力」,工程師們還想要賦予無人車一些類似「聽力」的其他人類感知能力。
「由于這項技術相對來說比較新鮮,我們仍然不知道怎樣做才是最好的。」在南加州大學研究無人駕駛汽車系統的 Jeff Miller 說道。
Waymo 現在正在鳳凰城測試它們的自動駕駛汽車,他們在汽車上安裝上麥克風,能讓無人駕駛汽車聽到聲音是從哪里來的。現在這項技術能讓它們聽到比以前傳感器兩倍遠的聲音。
最近,Waymo 在亞利桑那州的錢德勒,用警察局和消防局里的急救車,花了一整天的時間來測試這個系統。他們讓警車、救護車、消防車、甚至是沒有標記的警車來回行駛,讓 Waymo 無人車時時刻刻的記錄它們的聲音。傳感器上記錄到的所有數據都用來創建一個數據庫,這個數據庫包含了所有急救車輛的聲音。
所以在未來,Waymo 的無人駕駛車就能應對路上的各種情況。如果一輛消防車從后面駛來,汽車就會靠邊停車;如果綠燈亮了,但這時一輛急救車從左邊向汽車靠近,它就會減速讓行。
在八年的時間里,Waymo 的數據庫積累了大量的數據。這個人工智能系統積累的信息和經驗越多,無人駕駛汽車在上路時作出的決定就會越完美。
當然,除了「聽力」,無人駕駛汽車也必須再發展一些其他類似的溝通方式。讓我們想象一下,在十字路口,一個點頭、一個微笑、或者是伸出中指,都有著不同的意思。當然,你也可能會說「不,你先走」、「嘿,我要過去了」、或者揮一揮手,禮貌的讓行人們先過馬路。
無人駕駛汽車顯然做不到這一點,它們想要有效地實現溝通,只能依靠 V2V 系統(車輛到車輛)和 V2I(車輛到基礎設施無線電)系統。比如,蘋果剛剛申請了無線車載通信權利;凱迪拉克的 CTS 轎車可以警告其他的凱迪拉克汽車它們正在剎車。另外,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提出:在 2020 年前,所有的車輛都應該加入類似的強制制度。就像 Miller 所說的,「V2V 將在幾年內開始普及」。
事實上,你用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就可以安全地控制一輛高速行駛的車輛,畢竟人腦的力量是不可預測的。盡管如此,你仍然是個差勁的司機。因為,全世界每年 125 萬起的交通事故中,就有 90%的死亡是人為失誤導致的。
要知道,計算機的潛力要比你好得多,有一天,它們可能會把這個百分比降到接近零的水平。只有這樣,我們研究無人駕駛汽車才會有意義,無人駕駛技術才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。
上一篇:智能駕駛時代,為何「云服務」成為車企制勝的關鍵? 下一篇:友衷牽手產業巨頭,國內數字化座艙市場要迎來爆發?開特斯拉長途旅行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?
選擇智能汽車,請務必看下這些指數是否合格
90后援藏電力干部 跨越3600km只為北汽新能源EX3